本书有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:
1.以良好的实践基础为前提
2014年年初,在经过充分的酝酿论证后,安徽皖中集团委托本书编写组承接横向课题“安徽天鼎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系统建设”。经过课题组成员王德礼、杜建菊、胡笑梅、杨红兰、耿伟等同志一年多的努力,并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与相应调整,现已顺利结题,从而为本书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。
2.以充分的理论积累为支撑
接受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《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》的编写任务以后,国内外又有许多相关的理论思潮涌现,如COSO委员会2013年5月14日发布,并要求2014年12月15日以后用该框架取代1992年发布的旧框架的《2013年内部控制整体框架》及其配套指南,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近年来陆续颁布实施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文件,以及各位专家学者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等,都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。
3.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保证
参加本书编写的各位教师,均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,其中一半以上内容的编写人员具有高级职称。考虑到本书内容的广泛性,本书的参编人员中,既有会计学、审计学方面的专家,也有管理学、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学者,从而为本书的质量提供了较好的保证。
本书共11章,内容包括总论、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框架、内部环境、风险评估、控制活动、信息与沟通、业务活动内部控制、内部监督、内部控制评价、内部控制审计等。
第一章 总 论
◎第一节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——1
◎第二节 我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起源与发展——4
◎第三节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——8
◎第四节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建设的现实意义及局限性——11
◎复习思考题——14
第二章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框架
◎第一节 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——15
◎第二节 COSO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——22
◎第三节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——25
◎第四节 我国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——27
◎第五节 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与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比较——29
◎第六节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——30
◎复习思考题——33
第三章 内部环境
◎第一节 组织架构——34
◎第二节 发展战略——46
◎第三节 人力资源——51
◎第四节 社会责任——57
◎第五节 企业文化——64
◎复习思考题——71
第四章 风险评估
◎第一节 风险概念与种类——72
◎第二节 目标设定——78
◎第三节 风险识别——80
◎第四节 风险分析——85
◎第五节 风险应对——93
◎复习思考题——97
第五章 控制活动
◎第一节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——98
◎第二节 授权审批控制——101
◎第三节 会计系统控制——103
◎第四节 财产保护控制——104
◎第五节 预算控制——105
◎第六节 运营分析控制——113
◎第七节 绩效考评控制——114
◎第八节 合同管理控制——117
◎第九节 重大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——122
◎复习思考题——123
第六章 信息与沟通
◎第一节 信息与沟通概述——124
◎第二节 内部信息传递——126
◎第三节 信息系统——132
◎复习思考题——142
第七章 业务活动内部控制(一)
◎第一节 资金活动控制——143
◎第二节 采购业务控制——152
◎第三节 资产管理控制——157
◎第四节 销售业务控制——166
◎复习思考题——171
第八章 业务活动内部控制(二)
◎第一节 研究与开发控制——172
◎第二节 工程项目控制——175
◎第三节 担保业务控制——187
◎第四节 业务外包控制——192
◎第五节 财务报告控制——197
◎复习思考题——204
第九章 内部监督
◎第一节 内部监督的机构及职权——205
◎第二节 内部监督的程序与方法——208
◎第三节 内部监督的要求——211
◎第四节 内部控制缺陷及自我评价报告——212
◎第五节 内部控制文档记录与保管——213
◎复习思考题——214
第十章 内部控制评价
◎第一节 内部控制评价概述——215
◎第二节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——219
◎第三节 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——225
◎第四节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——228
◎第五节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底稿与评价报告——231
◎复习思考题——237
第十一章 内部控制审计
◎第一节 内部控制审计概述——238
◎第二节 计划审计工作——241
◎第三节 实施审计工作——243
◎第四节 评价控制缺陷——247
◎第五节 完成审计工作——249
◎第六节 出具审计报告——251
◎第七节 记录审计工作——255
◎复习思考题——255
参考文献 ——257